当金州湾的海风裹挟着篮球的撞击声掠过甲骨文球馆穹顶,2025/26赛季NBA季前赛的焦点之战在勇士与开拓者之间轰然打响。这场对决不仅是西部劲旅的赛季首秀,更成为检验两队战术革新与新秀成色的试金石。从夏季联赛的惊艳首秀到季前赛的实战磨合,中国球员杨瀚森的成长轨迹与两支球队的战术转型交织成一幅充满张力的竞技画卷。
战术体系的颠覆性实验
勇士主帅科尔在此役祭出“动态空间”战术体系,将传统五小阵容的机动性推向极致。库里与巴特勒组成的后场双核不再局限于外线投射,而是通过频繁的无球掩护与手递手传递撕扯防线。当库里借希尔德的横向掩护突入禁区时,巴特勒已悄然潜伏在底角三分线外,这种空间错位迫使开拓者防守阵型不断收缩与外扩,首节便出现5次沟通失误。
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则以“双塔错位”应对,让克林根与杨瀚森组成非常规内线组合。前者凭借2.21米的身高筑起禁区屏障,后者则利用2.18米的臂展与灵活脚步实施无限换防。这种配置在第二节初见成效:当勇士试图用格林与库明加的挡拆攻击内线时,杨瀚森突然外扩至三分线外封堵投篮,克林根则迅速回收保护篮筐,形成“弹性防守网”。
新秀成长的阵痛与突破
杨瀚森的季前赛首秀堪称冰火两重天。这位首轮16号秀在夏季联赛场均贡献10分4篮板5助攻的全面数据后,此役被推上蓝领角色定位。前15分钟里,他3次在挡拆后顺下接球却因处理球犹豫导致失误,其中一次传给底线空切的凯莱布·乐福时,球速过慢被维金斯直接断走发动快攻。
但转折点出现在第二节还剩6分32秒:当阿夫迪亚抛投偏出时,杨瀚森如猎豹般从弱侧杀出,在艾顿与库明加的夹击下完成补篮。这个进球点燃了替补席,更让比卢普斯决定延长其出场时间。随后他连续送出两次精妙助攻:先是通过手递手传递为乐福创造空位三分机会,接着在快攻中长传助攻卡马拉完成双手暴扣。
“他正在学习如何用NBA的方式影响比赛。”比卢普斯赛后评价道,“当对手用小个阵容时,他的掩护质量能创造错位机会;当面对传统内线,他的换防速度又不会成为漏洞。”这种战术弹性让杨瀚森在21分钟里交出4分4篮板1助攻的数据单,虽然效率值-8看似惨淡,但正负值+3却揭示其防守端的隐性贡献。
老将的传承与新生
勇士阵中,36岁的霍福德上演着“不老传奇”。这位五届全明星中锋在第三节连续三次封盖开拓者内线进攻,其中包括一次正面大帽杨瀚森的上篮尝试。但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策应能力:当库里被包夹时,霍福德总能在高位及时分球,全场送出4次助攻中有3次转化为三分得分。
“他让我想起年轻时的迪奥。”科尔赛后笑道,“当所有人以为他只能蹲守禁区时,他突然用三分球惩罚对手;当大家期待他投篮时,他又能送出妙传。”这种阅读比赛的能力,正是勇士希望杨瀚森等新秀学习的典范。
开拓者方面,34岁的利拉德虽然因伤缺阵,但他的替身安芬尼·西蒙斯展现出领袖气质。在第三节勇士反超比分的关键阶段,他连续命中两记超远三分,其中第二记三分是在杨瀚森贴防下完成的强投。这种硬解能力,让比卢普斯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他就是我们本赛季的X因素。”
未来之战的预演
当终场哨声响起,129-123的比分背后,是两支球队对新时代篮球的深刻理解。勇士通过这场比赛验证了“空间五小”在季前赛的可行性,但18次失误也暴露出磨合不足;开拓者则证明了“双塔弹性防守”的潜力,但外线投射稳定性仍需提升。
对于杨瀚森而言,这场比赛是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从夏季联赛的持球核心到季前赛的蓝领工人,角色转变带来的阵痛恰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当他在赛后与利拉德拥抱致意时,这位中国新星或许已明白:在NBA的舞台上,适应比天赋更重要,团队比个人更持久。
随着10月15日两队将在波特兰再次交锋,这场季前赛的余波将持续发酵。当常规赛的战鼓真正擂响时,今天的战术实验与新秀试炼,终将化作决定西部格局的关键砝码。
评论0